考试吧

高考

考试吧>2022高考>高考文综>高考文综辅导>正文
王俊苓解读2011高考文综试题:题目难度适中
考试吧(Exam8.com) 2011-06-09 00:36:32 评论(0)条
 
考试吧邀请王俊苓老师解读2011高考文综试题

访谈视频】【我想认识她

  考试吧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是2011年6月8日,高考的第二天,今天上午已经结束了文综科目的考试,今天非常有幸请来了王俊苓老师为我们做解析。

  王俊苓:主持人好,各位同学好。

  考试吧主持人:首先请王老师大致地点评一下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命题的趋势。

  王俊苓:这次考试涉及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没有涉及以往考过的秦始皇、汉武帝、康熙皇帝这些人的政绩,也没有涉及很现代的时尚经济文化,比如说正在台湾展出的圣山图就没有涉及,也没有涉及文化大背景的内容,比如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包括大的政治变化,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大革命等等,拿破仑法典等都没有涉及。

  涉及的东西是比较的容易,但是在做题中需要仔细地阅读,深刻地思考,有一些题还是比较难的,比如13题,后期一些佃户用好的米换银钱自用,把劣质的米交租这道题,这个涉及好的米卖的价钱高,也反应出更多的农产品应该成为商品,应该选商业的发展冲击了农业,并没有反应出佃户、地主人生关系的变化。

  第17题,图表题,从1960年到1965年是涉及的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从59、60、61年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难时期,国家进行了经过政治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62年是达到了最低水平,65年又逐渐地上升,这道题应该选在经济政策下对国民经济进行了总的调整,因此要选经济政策的变化。

  第18题,新航路开辟以后三角贸易的问题,从非洲到美洲是卖的黑奴,从美洲回欧洲是金银和掠夺来的财富,西班牙以美洲作为主要的殖民地,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白银,造成了欧洲通货膨胀,金银的价格下降,其他的商品也非常贵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商业革命。

  第16题涉及启蒙以后三权分立的原则,美国华盛顿首都是荒芜人烟的地方现在发展成政治中心,最高的地方是国会山,两边是总统府和最高法院,这就说明了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核心是权力制约与平衡。

  20题文化的横向交流,19世纪30年代,在印度出版物中英文书籍占得非常多,连年上升,原因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西方的文化随着英国的殖民活动在印度得到扩张。

  21题,这次大战中,这道题比较难的是一个原则一定要读懂,反法西斯主要在大国之间,意识形态是两立,英国和美国,还有一个苏联,这样的国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能够合作起来,体现的原则是共同的敌人使我们联合在一起,又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又有合作又有斗争,二战结束了合作和斗争为什么还会继续,继续表现在什么地方,第一有苏、美、英三个国家的国旗,1944年6月这是诺曼底登录。第二租界法,第三涉及到台湾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的,各国货币要和美元挂钩,这是讲出来钱的问题,调整了战后全国性的金融货币的全球发展,这是一种合作,斗争精神体现在什么地方?美苏两级格局,有金融货币的合作发展,又有美、苏两级的争霸战争,而且越演越烈,这是作为选择题。

  大题中,要求阅读得要仔细一些,把古汉语的地方,涉及近现代的内容要读细一些。比如说第39题中,材料一,说关中这个地方是中国经济兴盛起来的地方,四周也险要,西周末年西周没落了,秦始皇掌握了关中之地的经济,又掌握了西方的军事要塞,所以能够最后称雄于天下。后面的国家,汉、隋、唐也是这样的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的作用,从经济的繁荣,西北要塞的问题和民族问题和经济的问题,这些地方的衰落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地南移,政治中心逐渐地东移,没有这些地方也有没有秦始皇对中国的经济的控制也没有后来的汉唐的繁荣。

  这张卷子涉及的内容比较的细致,也是古今中外。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也应该可以想到的,也是课本中提到的,并有一定的延伸。

  考试吧主持人:刚刚老师给我们讲了具体的题,也告知了相关的解答题目的办法,请王老师给我们分析一下这次考试的整体的难度如何?

  王俊苓:我觉得这张卷子做起来猛一看有点难,仔细想想是可以解决的,一般的学生应该是问题不太大的。

  考试吧主持人:难度是适中的,今天王老师主要给我们讲了历史部分的题目,有没有针对以后要经历高考的高一、高二考生,讲讲他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王俊苓:今年高考即将过去了,高二的学生下学期就是高三了,在高三学习中希望大家一定要掌握基础知识,书上的知识点,散落的知识点要串联起来;第二,考纲把知识要落实好;要提高阅读的能力,我发现在平时学生在阅读中,不知道在说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尤其是背景、现象、结果区别不开,平时要提高阅读的能力;第三是辨析能力,也就是说相关的知识要看出不一样的地方来,我觉得历史有个感觉,一定要把相同的知识说不同来,不同的地方要说出相同的地方,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时代、事件它的背景和它的评价要注重,历史很注重评价和背景。

  还要做一定量的练习,通过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认识,同学们要把松散的知识要用纲、线把它串起来,比如说这次我今年辅导我的学生,这是平时课堂笔记,平时要讲的课的内容,比如两级格局的形成,我们要说它的背景是什么,二战后法西斯失败了,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势力称霸全球,苏联实力也大增,美苏对立,还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意识形态的对立是根本的原因,是从合作到分立的根本的原因,以及表现,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经济方面是北约、华约,以及为什么要去冷战政策,这是基础的知识,到后期分成专题来掌握,后来给同学们准备了这些知识:第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国家的制度,这涉及了皇帝的制度和历朝历代,第二地方制度和中央官制的关系,以及经济制度专题,古代的中国经济文明的发展,井田制、均田制以及明清的闭关锁国等等。

  还有一些比如说“小农经济”,这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以及它的特点在当时的历史作用,还有水利、手工业、商业也都涉及到了。比如说商业,商业在夏商西周的时候国家鼓励,春秋战国时候私人就出现了,以宋为标志之前和之后是什么感觉要明白,到两宋明清又要呈现怎样的趋势。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国民主政治的历程,解放战争,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作为古代史、近代史都是政治、经济、文化列完了以后把世界史也这样列成表,每个同学把松散的知识按专题掌握下来,使松散的知识纳入一个航线和渠道,牵一而动板,都要知道相互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方法用笔记的形式。

  另外有同学第一遍笔记的时候字稍微多一些,第二遍要注意关健词的罗列,在阅卷中关健词是得分点,把关健词记住了得分点就获得了;再有在最后的时候要有热点的认识,比如说今年的热点,今年高考卷中,我做了一遍高考卷,我跟主持人讲,我的学生做应该很优秀了,这两道答题,37、39题历史题我们全讲到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的问题,像民生问题都讲到了,我们海淀区也做过这种考题,比如说孟子人证、荀子的民为水君为舟,包括孙中山的民政的思想认识,最后要结合时事政治把这些罗列下来,平时看的新闻、报纸要和历史相结合,这样的情况知识应该就掌握得非常好了。

  考试吧主持人:非常感谢王老师,她首先为我们分析了这次高考,其次也为即将高考的考生提了很多备考的意见,也希望考生的朋友积极地采用。

  这次高考的文综部分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也是希望考生能够随时地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本期访谈就到这里,下期节目再会。

  王俊苓:再会!

展开全文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3g.exam8.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