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及治疗与预防
1.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为侵袭性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表明结肠或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为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仅凭临床表现彼此难以区别,必要时做大便细菌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
(2)鉴别诊断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
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赤豆汤样便)。
2.小儿腹泻病的治疗
(1)饮食疗法:不提倡禁食,继续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1)口服补液:ORS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QRS为2/3张液。
2)静脉补液:详见后述。
(3)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应选用抗生素治疗。
2)微生态疗法:常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剂。
3)肠黏膜保护剂。
4)避免用止泻剂,如洛哌丁醇,因为它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
3.腹泻病的预防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2)对于生理性腹泻的患儿应避免不适当药物治疗。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定时消毒。
(4)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6)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为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