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止血
1.参与生理止血的血细胞是
A、嗜碱性粒细胞
B、血小板
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 B
题目解析:血小板具有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吸附多种凝血因子的特性,是生理止血必需的血细胞。
2.A、血浆白蛋白
B、血小板
C、中性粒细胞
D、红细胞
E、凝血因子
第1题出血时间主要与何种成分有关
参考答案: B
第2题凝血时间主要与何种成分有关
参考答案: E
3.肾脏分泌的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物质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雌激素
C、肾素
D、生长素
E、甲状腺素
参考答案: A
题目解析: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是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并向原红细胞分化。
4.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正常量为
A、(100~300)×106/L
B、(100~300)×107/L
C、(100~300)×108/L
D、(100~300)×109/L
E、(100~300)×1010/L
参考答案: D
题目解析:正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109~300×109/L。
5.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去除Ca2+
B、抑制血小板活性
C、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E、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参考答案: C
题目解析: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的抗凝作用。
6.凝血过程的最后步骤是
A、激活因子Ⅻ
B、释放因子Ⅲ
C、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D、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E、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参考答案: E
7.血浆中主要的抗凝物质是
A、凝血因子Ⅻ
B、血小板因子
C、Ca2+
D、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E、磷脂
参考答案: D
题目解析:体内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可分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质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三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它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通过与凝血酶和凝血因子FⅨA.FⅩA.FⅪA.FⅫa等分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抗凝血酶Ⅲ与肝素结合后,其抗凝作用可增强2000倍。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有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在肺、心、肝、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含量甚微。肝素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间接发挥抗凝作用,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而抑制凝血过程。蛋白酶C由肝脏产生,其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合成后以酶原形式存在于血浆中。活化后的蛋白酶C可水解灭活凝血因子Ⅴa和Ⅷa,抑制因子Ⅹa和凝血酶的激活,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T)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异性抑制剂。
8.生理性抗凝物质,不包括
A、肝素
B、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C、蛋白质C系统
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E、维生素C
参考答案: E
9.关于血液凝固的步骤描述正确的是
A、凝血酶的形成--凝血酶原的形成--纤维蛋白原的形成
B、凝血酶原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原的形成
C、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形成
D、凝血酶原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
E、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酶原的形成
参考答案: C
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卫生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