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失水的区别
等渗性失水 |
低渗性失水 |
高渗性失水 | |
别称 |
急性脱水、混合性脱水 |
慢性脱水、继发性脱水 |
原发性脱水 |
血Na+ |
135~145mmol/L |
<135mmol/L |
>150mmol/L |
渗透压 |
正常 |
降低 |
升高 |
主要病因 |
消化液或体液急性丢失(呕吐、肠瘘、肠梗阻、烧伤、腹腔感染),大量放胸、腹水 |
消化液或体液慢性丢失(慢性肠梗阻、长期胃肠减压、大创面慢性渗液),排钠性利尿剂、等渗性缺水补水分过多 |
水分摄入不足(食管癌)或丧失过多(大量出汗、糖尿病昏迷、溶质性利尿、尿崩症、大面积烧伤) |
临床表现 |
恶心呕吐、乏力少尿、不口渴、皮肤干燥、眼窝凹陷 |
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不口渴、站立性晕倒 |
明显口渴,乏力、尿少、眼窝下陷、谵妄昏迷 |
失水部位 |
细胞外液 组织液与血浆等比例丢失 |
细胞外液为主 组织液丢失比例大于血浆 |
细胞内液为主 组织液与血浆丢失 |
血压 |
降低 |
严重降低 |
正常,严重时降低 |
休克 |
偶尔发生 |
容易发生 |
不容易发生 |
尿量 |
减少,尿Na+降低 |
早期正常,休克时减少,尿Na+严重减少 |
量减少,早期尿Na+高 |
诊断 |
①病史和临床表现;②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高),尿比重增高,但血清Na+、Cl-在正常范围。动脉血气分析可判别是否有酸(碱)中毒存在 |
①病史和临床表现;②尿液检查: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Na+和Cl-常明显减少并较血中出现早;③血清钠低于135mmol;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尿素氮均有增高 |
①病史及临床表现;②血清钠高于150mmol/L;③尿比重增高;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轻度增高 |
治疗 |
纠正原发病,消除病因,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 |
积极处理致病原因,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严格控制滴速,原则是先快后慢,总输入量分次完成。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足血容量,晶体液和胶体溶液都可应用 |
解除病因,尽量口服补液,不能口服者静脉滴注5%葡萄糖或0.45%盐水。只补水不补钠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可同时存在缺钾,应及时补钾(尿量应达30ml/h) |
补液量 |
①已有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等症状者,需从静脉快速滴注溶液约3000ml(按体重60kg计算)②症状不明显者,上述用量的1/2~2/3,即1500~2000ml |
补Na+=[正常Na+(mmol/L)-测量Na+(mmol/L)]×体重(kg)×0.6(女为0.5)。实际方法为先补充计算量的1/2,另加每天需要量4.5g,然后视纠正情况酌情再补 |
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计算所得的补水量一般可分在2天内补给,另外补充每天正常需要量2000ml。也可按以下公式:补水量ml=[测量Na+(mmol/L)-正常Na+(mmol/L)]×体重(kg)×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