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
1.产后2h 护理:保持母婴皮肤接触至少90min,并协助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
2.产褥期的一般护理:产后观察2h;产后4h内排尿;早期下床活动。
3.产褥期的会阴护理:取健侧卧位;严重水肿: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红外线照射;3 ~5 日拆线。
4.乳头皲裂:轻者可继续哺乳,先健侧,后患侧;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min;哺乳后挤出乳汁涂抹于乳头。
5.产后健康指导:产后42d内禁止性生活。
6.产后访视:产妇出院后3d、14d、28d。
7.哺乳产妇多进蛋白质和汤汁食物,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推荐补充铁剂3个月。
8.婴儿喂养: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辅食,至2 岁或者更长时间。
9.新生儿沐浴:室温26 ~28℃,水温38 ~42℃;沐浴在喂奶后1h 进行。
10.红臀:红外线照射,每次10~20min,每日2~3次。臀部皮肤溃烂可用植物油或鱼肝油纱布敷于患处。
11.先兆流产:孕妇需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禁灌肠等,以减少各种刺激。
12.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在未妊娠前做宫颈内口松弛修补术,如已妊娠,则可在妊娠12 ~16 周行子宫内口环扎术。
13.异位妊娠: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抢救。
14.预防早产:高危孕妇必须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
15.前置胎盘:禁做阴道检查及肛查。
16.羊水过多:放羊水量每小时约500ml,一次不超过1500ml,必要时3~4周后再次放羊水低钠饮食,防止便秘,减少增加腹压的活动。
17.羊水过少:妊娠未足月,胎肺不成熟者,可采用羊膜腔灌注液体、增加饮水、静脉补液等方法增加羊水量,尽量延长孕周。
18.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以母乳喂养,但应避免过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19.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不宜哺乳,应及时回乳,指导家属人工喂养的方法。
20.先兆子宫破裂:迅速给予输液、输血、吸氧;适时补充电解质及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积极抗休克;快速做好术前准备。
21.羊水栓塞:人工破膜在宫缩间歇期,中期妊娠引产者,羊膜穿刺次数不超过3 次。
22.梅毒:首选“青霉素”,充分治疗后,应随访2~3年。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
23.围绝经期综合征:腹部局部热敷和进食热的饮料如热汤或热茶,可缓解疼痛,疼痛不能忍受时可遵医嘱服药。
24.葡萄胎:刮宫术后禁止性生活及盆浴1 个月。 随访期避孕;葡萄胎后6 个月若HCG 已降至阴性可以妊娠,不选用宫内节育器。
25.葡萄胎清宫后,每周随访一次,直至连续3次阴性,以后每个月一次共6 个月,然后再每2个月一次共6 个月,自第一次阴性后共计1年。
26.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随访第一次在出院后3 个月,然后每6 个月1次至3 年,此后每年1次至5 年;随访5 年间严格避孕。应于化疗停止≥12个月方可妊。
27.化疗患者白细胞计数若低于3.0×10^9/L,考虑停药;若白细胞低于1.0×10^9/L,则需进行保护性隔离。
28.化疗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可引起皮肤或黏膜出血,应减少活动。
29.动脉化疗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6h,穿刺肢体制动8h,卧床休息24h。
30.腹部手术:术前2h 禁饮、术前6h 禁食、术前12h 应避免使用镇静药。
31.腹部手术:剃毛范围上自剑突下,下至两侧大腿上1/3 处及外阴部,两侧至腋中线。
31.腹部手术:剃毛范围上自剑突下,下至两侧大腿上1/3 处及外阴部,两侧至腋中线。
32.开腹手术病人采用腹带包扎腹部,必要时用1~2kg 沙袋压迫腹部伤口6~8h,可以减轻切口疼痛,防止出血。
33.腹部手术尿管护理:除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应避免使用导尿管或在术后24h 内拔除尿管。
34.子宫切除术后:2个月内避免提举重物。
35.子宫颈癌随访时间:出院后1个月行首次随访,2年内每3 个月1次,3~5年内每半年1次,第6年开始每年1次。
36.子宫内膜癌随访时间为:术后2~3年内每3个月1次,3年后每6 个月1次,5 年后每年1 次。
37.外阴、阴道创伤血肿小采取保守治疗者,每日外阴冲洗3次,注意观察血肿的变化,24h内冷敷。24h 后可以热敷或行外阴部烤灯,以促进水肿或血肿的吸收。
38.阴道前后壁修补或盆底修补术后的病人应采取平卧位,禁止半卧位,以降低外阴阴道张力。
39.外阴鳞状细胞癌随访时间为:第1年每1~2 个月1 次;第2 年每3 个月1次;第3 ~4年每半年1 次;第5 年及以后每年1次。
40.生殖道瘘:术前3~5d 每日用1∶5000 的高锰酸钾坐浴;外阴部有湿疹者,可在坐浴后行红外线照射,然后涂氧化锌软膏。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主管护师]真题/考点/模拟题等资料>>>





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护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