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级护师考试于4月12、13日举行,小编根据网友回忆,整理了《基础知识》科目相关考点,具体如下:
1.E.尿频
【解析】肾结核病人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尿频,起初由含结核杆菌的酸性脓尿刺激膀胱导致,之后随着病情发展,尿频加重还会伴有尿急、尿痛。
2.B.心尖部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解析】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心室收缩期部分血液反流回左心房,在心尖区可产生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此为二尖瓣关闭不全最重要体征,有诊断意义。
3.A.葡萄糖
【解析】萄萄糖是肠外营养的最主要能源物质,供给量3~3.5g/(kg·d),供能约占总能源物质的50%。
4.C.复方氨基酸
【解析】氨基酸可作为氮源合成人体蛋白质,复方氨基酸属于氨基酸范畴,能为肠外营养提供氮源。
5.C.糖皮质激素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首选治疗药物,可改善出血症状。
6.E.子宫肌内水泡状组织,有绒毛结构,滋养细胞增生,分化不良
【解析】侵蚀性葡萄胎病理可见葡萄胎组织侵入肌层,有水泡状绢织,镜下子宫肌层及转移病灶有增生滋养细胞,有朗显出血、坏死,仍可见变性或完好的绒毛结构,与选项E描述柜符。
7.A.子宫收缩乏力
【解析】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
8.A.每天尿量少于400ml或少于17ml/h
【解析】少尿定义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选项A准确表述了少尿的定义。
9.C.柏油样便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黑便呈柏油样,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表现之一。
10.B.碳氧血红蛋白在体内蓄积
【解析】CO经呼吸道入血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因其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且解离速度慢,易在体内蓄积,导致组织细胞缺氧,这是CO中毒机制,故答案是碳氧血红蛋白在体内芦积。
11.B.环境温度过高
【解析】当环境温度较高(室温超过35℃)、强辐射热,或气温虽未达高温,但湿度窝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无足够防暑降温措施,在此环境中劳动到一定时间均可发生中暑。中暑的主要病因是环境温度过高。
12.D.免疫因素
【解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但较肯定的是免疫因素,因此主要病因是免疫因素。
13.D.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
【解析】输液中发生肺水肿时,肺泡内会有大量泡沫,影响气体交换。20%-30%的乙醇溶液湿化吸氧,可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14.D.吞咽反射
【解析】出生时即存在且终生不消失的反射为浅反射,包含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选项中只有吞咽反射符合。
15.A.年老体弱者
【解析】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
16.B.胆道系统
【解析】胆道感染是病原菌入侵肝脏最主要途径和常见病因,所以细菌侵入主要途径为胆道系统。
17.B.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
【解析】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
18.B.6个月以上
【解析】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因某种病理性原因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故答案是6个月以上。
19.C.糖化血红蛋白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取血前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能体现近2-3个月内血糖控制总体水平。
20.D.法洛四联症
【解析】法洛四联症因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压力高,部分右心室静脉血进入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导致持续性青紫,多于生后3-6个月逐渐出现,符合婴儿期持续性青紫的特点。
21.E.AFP
【解析】甲胎蛋白(AFP)是肝癌早期诊断重要方法之一,肝细胞癌AFP阳性率为70%-90%,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大。
22.E.自身免疫因素
【解析】类风湿关节炎是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类风湿因子,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滑膜组织,导致关节滑膜炎症,自身免疫反应贯穿疾病发生发展核心环节,是发病主要因素。
23.E.痛觉消失
【解析】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可达皮下、肌肉或骨骼,其特征为创面无水疱,痛觉消失,无弹性,干燥如皮革样或呈蜡白、焦黄,甚至炭化成焦痂,痂下可见柄枝状栓塞的血管,3-4周后焦痂自然脱落,愈合后有瘢痕或畸形。选项A是浅Ⅱ度烧伤特征;选项B是深Ⅱ度烧伤特征;选项C是Ⅰ度烧伤特征;选项D是深Ⅱ度烧伤特征;只有选项E痛觉消失符合Ⅲ度烧伤特征。
24.A.伤及表皮全层与真皮浅层
【解析】浅Ⅱ度烧伤的特征为伤及表皮全层与真皮浅层,有大小不一水疤,疤壁薄、内含黄色澄清液体、耳底潮红湿润,疼痛剧烈,水肿明显,2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着,无瘢痕。选项A描述与之相符。
25.C.3~7天愈合,不留瘢痕
【解析】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层,生发层存在,3-7日愈合,脱屑后初期有色素加深,以后逐渐消退、不留痕迹。C选项与这一特征相符。
26.B.4~6个月
【解析】婴儿4-6月龄,可添加泥状食物。如含铁配方米粉、配方奶、蛋黄、菜泥、水果泥等。
27.D.主韧带
【解析】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横行于子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是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
28.A.低血容量性休克
【解析】患者因牌脏破裂导致大盘出血,符合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因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的病因,因此休克类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29.B.高血压
【解析】脑出血最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烟雾病、抗凝及溶栓治疗等。
30.C.毛屑
【解析】患儿在给爱犬洗澡后发病,爱犬会有毛屑,而书籍原文表明动物毛屑是哮喘过敏原,所以最可能的过敏原是毛屑。
31.E.4~6分钟
【解析】一般认为大脑缺血缺氧超过4~6分钟,即可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32.D.颅前窝骨折
【解析】颅前窝骨折的特征表现包含眼睑青紫、眼结膜下出血,即俗称的"熊猫眼征”“眼镜征”。
33.C.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解析】二级预防是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目的是降低癌症死亡率。
34.D.各种因素刺激支配心脏、主动脉或肋间神经的传入纤维
【解析】心绞痛、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前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包炎、胸膜炎等均可引起疼痛,心脏神经症亦可引起心前区疼痛,但与精神刺激和环境因素密切柜关。
35.B.脑脊液
【解析】第三间隙指胸腔、腹腔、脑室和脊髓腔、关节和滑囊等腔隙,脑脊液存在于脑室和脊髓腔,属于第三间隙。
36.C.闭合性损伤
【解析】患者腹部被挤压致肾损伤,根据书籍原文,闭合性损伤可因腰腹部受挤压使肾发生损伤,所以该患者肾脏损伤的类型是闭合性损伤。
37.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解析】原文提及自发性气胸以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结核最为常见,因此选项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自发性气胸常继发的疾病。
38.D.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有牌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侧支循环建立后表现为门静脉交通支扩张,因此脾大、腹水、侧支循环形成是主要解释重点。
39.B.上行感染
【解析】小儿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为上行感染。
40.B.妊娠32~34周
【解析】患有心脏病的孕妇最危险的时期包含妊娠32-34周,所以心脏病孕妇妊娠期间最危险的时期是妊娠32-34周。
41.A.支气管-肺疾病
【解析】支气管-肺疾病包含气道阻塞病变和肺组织病变及肺血管病变等情况,如气道阻塞病变中的喉水肿、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肺组织病变中的肺气肿、各种肺炎、重症肺结核等,这些病变都可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发慢性呼吸衰竭,所以支气管-肺疾病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
42.C.70~200mmHg
【解析】原文表明成年人颅内压正常值为70~200mmHg,所以答案选C。
43.B.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化脓性关节炎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85%左右,其他有白色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大肠杆菌等。
44.E.迷走神经
【解析】喉返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即喉返神经起始于迷走神经。
45.E.肩关节
【解析】关节脱位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多发生在肩、肘、髋等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肘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仅次于肩关节脱位,因此最易发生关节脱位的是肩关节。
46.D.钠盐摄入过多
【解析】患者喜咸食,提示钠盐摄入较多,而摄入钠盐较多是原发性高血压可能的发病因素,所以患者血压高最可能因素是钠盐摄入过多。
47.D.咽鼓管较宽、短、直
【解析】小儿咽鼓管较宽、短、直,呈水平位,这种解剖特点使得鼻咽炎容易侵及中耳,从而导致中耳炎。
48.A.肛腺感染
【解析】直肠肛管周圈脓肿多数由肛腺感染引起,所以最常见病因是肛腺感染。
49.E.病毒
【解析】原文表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占比最大,所以最常见病因是病毒。
50.D.蓝色
【解析】破伤风是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应采取接触隔离。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是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埃博拉出血热、皮肤感染等采取的隔离与预防。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
51.C.肺动脉狭窄
【解析】法洛四联症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肺动脉狭窄是主要畸形,对病理生理变化起关键作用。
52.C.第1跖趾关节
【解析】原文表明痛风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通常为趾和第1跖趾关节,所以答案是C。
53.C.输卵管因素
【解析】输卵管因素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在女性不孕各因素中占比最大,是导致女方不孕最常见的因素。
54.A.骨髓受抑制
【解析】X线可干扰DNA的复制,使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骨脑微环境受损害,意味着骨髓受抑制。
55.B.体内雄、雌激素平衡失调
【解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可能是人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平衡失调。
56.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解析】非甾体抗炎药可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层,还能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抑制其合成会使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从而引发急性胃炎。
57.A.会阴部骑跨伤
【解析】书籍原文表明会阴部骑跨伤可引起尿道球部损伤,所以尿道球部损伤的常见原因是会阴部骑跨伤。
58.E.吸入过敏原
【解析】患者春游回家后发病,春游时易接触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而原文表明吸入过敏原是支气管哮喘环境激发因素之一,因此最可能的发病原因是吸入过敏原。
59.B.脊髓型颈椎病
【解析】脊髓型颈椎病是脊髓受刺激或压迫所致,会出现四肢无力、握力弱、精细活动失调、步态不稳、踩棉花样感觉等表现,与题目中四肢麻木无力、双手持物困难、走路如踩棉花的症状相契合。
60.D.有胆绞痛史
【解析】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有胆绞痛史表明可能存在胆道问题,如胆石症等,易引发胆汁逆流等情况,从而导致急性胰腺炎。不嗜烟酒、喜食素食、父亲因冠心病去世、阑尾手术史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无直接关联。
61.A.迷走神经持续兴奋
【解析】有机磷农药中毒会产生毒蕈碱样症状,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副交感神经属于迷走神经,持续兴奋会使腺体分泌增加、平滑肌痉挛,导致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肺水肿,与患者症状相符。
62.D.尿闭
【解析】根据原文,24小时尿量<100ml或12小时无尿液产生称为无尿,也叫尿闭,患者24小时尿量60ml,属于尿闭。
63.D.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解析】长期应用抗生素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易患因素,且该疾病阴道分泌物典型特点为干酪样或豆渣样白带,患者表现与之相符,故考虑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64.D.消化性溃疡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65.B.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解析】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易导致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当曲张静脉破裂时,会引发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这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66.A.自体消化
【解析】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自身器官产生消化所引起的炎症,即自体消化引发本病。
67.D.新生儿体温降低
【解析】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有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等,未涉及新生儿体温降低。
68.E.胃呈水平位
【解析】婴儿胃呈水平位,责门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还常发生胃肠逆向蠕动,这些因素使得婴儿易出现溢乳和呕吐,选项E符合这一原因描述。
69.C.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
【解析】原文指出肌瘤在生育年龄生长发展,绝经后停止生长并萎缩,提示子宫肌瘤发生和生长可能与雌激素有关,即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相关。
70.B.酗酒和暴饮暴食
【解析】患者在与同事聚餐后出现上腹部剧痛,且血、尿淀粉酶均增高被诊断为腺炎,聚餐时可能存在酗酒和暴饮暴食的情况,而原文表明酗酒和暴饮暴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造成胰液排出不畅、使胰管压力增高等,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71.B.自身免疫性疾病
【解析】近年在原发性甲亢病人血中发现两类刺激甲状腺的自身抗体,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并与受体结合,使甲状腺分泌大量甲状腺素,所以原发性甲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72.B.疼痛-进食-缓解
【解析】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上腹部饥饿痛,进餐后缓解,即疼痛-进食-缓解。
73.B.增生期晚期
【解析】月经周期第5-14日为增殖期,又分为早、中、晚期,第11天处于增殖期的晚期。
74.A.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
【解析】有机磷农药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酸化胆碱酯酶,导致胆碱酯酶失去活性,无法分解乙酰胆碱,引起中毒症状,所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
75.B.肺性脑病
【解析】肺心病患者呼吸衰竭加重时会出现肺性脑病表现,且肺性脑病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76.D.小细胞肺癌
【解析】原文表明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是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种,因此答案为小细胞肺癌。
77.A.胰岛素治疗
【解析】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高、尿酮体强阳性、血pH降低,考虑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诱因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感染、生理压力(手术、妊娠、分娩等)、饮食不当等,胰岛素治疗本身不是诱因,劳累、创伤、手术、感染都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关注【万题库护师考试】公众号
立即查看考点复盘进行考后估分↓↓
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估分↓↓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初级护师]真题/考点/模拟题等资料>>>





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护师考试"